張貼日期:Jan 28, 2016 1:6:47 AM
練習跑步間歇時,大家常常有一個迷思,就是速度要越快越好。或是不知道應該跑多快才適合??
當然跑快是很好,但是前提是你的跑姿從頭到尾都可以維持在一個水準。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跑友,跑間歇到最後幾趟,整個表情糾結,連身體都糾結,然後用很奇怪的姿勢完成課表,這樣即使你速度有維持住,但是並沒有達到訓練的效果。
因為你若姿勢垮掉,不但容易受傷,而且你是用到不正確的肌群在跑步、在訓練,對於成績提升不一定有正面效果。
剛好上次去操場練800M間歇時,隊友宏達幫我跟傑克森先生拍了影片,在這裡擷取幾張我們跑到最後1,2趟的姿勢給大家參考。
傑克森先生一開始跑前幾趟姿勢還可以維持在一個水準,但是到了最後幾趟,明顯出現幾個問題,核心肌群已經有點垮掉,因此重心會出現下沉現象,顯示垂直震幅變高。在身體沒力之下,腳跟著地問題變得比較嚴重,增加受傷風險。
另外也提供我跑到最後一趟的照片,雖然跑姿也沒多完美,不過我盡量維持身體穩定,速度不會勉強拉到超過身體負荷太多,因為我目標是要練到正確的肌群。
因此大家跑間歇時,自己要隨時注意,或是可以請朋友幫你注意,跑姿到後面是不是垮掉太嚴重,影響訓練效果。跑間歇不是越快越好,而是要跑自己該跑的速度,在身體具備必要條件之後才能拉升速度,才能持續進步減少受傷風險。